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的檢查項目有哪些
排卵障礙導致的不孕慢性排卵障礙是很多內分泌疾病的共同表現,占婦女的20%~25%。臨床表現主要為月經不規則甚至閉經,周期短于26天或長于32天提示有排卵異常。病史還可反映多毛癥、男性化、溢乳及雌激素過少等內分泌病紊亂的信號。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制定了無排卵的分類標準,共分為三大類。
WHOⅠ型(低促性腺激素性無排卵),WHOⅡ型(正常促性腺激素性無排卵),WHOⅢ型(高促性腺激素性無排卵)。WHOⅠ型:包括下丘腦閉經(壓力、減重、鍛煉、神經性厭食及其他)、Kallmann綜合征(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前體細胞移行異常)和促性腺激素弊端等。典型的表現是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減退:FSH低、E2低而泌乳素和甲狀腺素正常。WHOⅡ型:臨床上所碰到的大部分患者。即具有正常促性腺激素的卵巢功能紊亂,伴有不同程度的無排卵或月經稀發。包括:PCOS,卵泡膜細胞增生癥和HRAN綜合征(多毛,無排卵,胰島素抵抗和黑棘皮癥)。典型表現是:FSH、E2和泌乳素正常,但LH/FSH常異常升高。WHOⅢ型:北京五洲婦兒醫院大夫介紹說患者主要是終末器官的弊端或抵抗,表現為高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減退,包括卵巢早衰和性腺發育不全(卵巢抵抗)。典型表現為FSH及LH升高,低E2。這類患者的特點是對誘發排卵的反應差,卵巢功能已減退。
確定無排卵及其病因。基礎體溫(BBT)測定表可幫助判斷,基礎體溫升高0.5~1.0度提示有無排卵及黃體期的長短。這項測試雖然簡易、費用低,但患者花費的精力較大,并且約20%單項體溫的病例經其他方法測試有排卵。判定有無排卵的第二種方法是尿LH測定,在月經的首先0~16天期間測試(絕大多數患者在這一窗口期排卵),檢測LH峰比BBT測定的準確性高,但測定LH花費較大,出現LH表示有排卵可能,但也有的患者出現LH峰卻不排卵,可能與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有關。檢測排卵的其他方法有:測定黃體中期孕酮(P大于3ng/ml)水平、月經中期成熟卵泡出現(1.6~2.2cm)、排卵期盆腔游離液體、內膜活檢(月經首先天或周期23天)子宮內膜呈分泌期改變。